首页 飞艇计划网全天计划一期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飞艇计划网全天计划一期 > 新闻动态 > 春风逛展 | 抗战主题图书成亮点,埃文·凯尔携《敢为》亮相_历史_慰安妇_家书

春风逛展 | 抗战主题图书成亮点,埃文·凯尔携《敢为》亮相_历史_慰安妇_家书

发布日期:2025-08-19 21:45    点击次数:183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茜 刘玉涵

在人流如潮的2025上海书展和刚刚开幕的南国书香节上,有一批图书承载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主题图书成为两地书展的共同亮点。

《光的觉醒:1925年五卅运动回溯》《上海抗日战争史》《敢为》《粤港澳敌后抗战回忆录》《三毛从军记(电影绘本版)》《烽火硝烟中的张乐平漫画》《粤港澳敌后抗战回忆录》……一本本定格抗战记忆的书籍,带我们重回烽火连天的岁月,听到历史示警的钟声。

21岁上海书展,定格书页间的烽火记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展位醒目位置,摆放着一本《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增订版)》。这部书籍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主编,汇集整理了44篇抗战家书故事,从一个个独特视角展现了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家书是连接个体与家乡、亲人的纽带,也可能是先烈留在世间最后的记忆,因此映照着生命的千钧重量。这本书里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比如铮铮铁骨的抗日名将左权、舍家为国的巾帼英雄赵一曼、骁勇善战的民族英雄吉洪昌等。张丁为这本书做了一些特别的设计,不光收录了先烈家书的原文,还对每封家书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度解析,包括他们的家书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写给谁的,非常用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市场部黄蓉告诉记者。

展开剩余86%

《抗战家书》

与抗战家书同样牵动人心的,还有对沉痛历史的持久追问。

在上海交通大学展位,一套《日本“慰安妇”全史》让人肃穆,这套书在上海书展首发,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最为全面、系统、权威的“慰安妇”制度研究专著,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丽菲历时30余年研究、寻访、编纂。

“苏智良教授从90年代就开始做相关研究,并建立了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苏教授也是纪录片《二十二》《三十二》的历史顾问。影片上映前,他们的研究是纯粹的志愿行为,当时很多受害者过得并不好,还受人歧视,苏教授团队常常自掏腰包帮助他们,直到电影大卖,大家开始关注受害者的生存状态。之后影片导演郭柯等人捐资1000万设立专项基金。”上海交通大学主题出版中心曹婷婷说。

《证据——上海172个慰安所揭秘》苏智良教授早前学术著作。

她介绍道,《日本“慰安妇”全史》共四本,从近代日本社会的性政治与性文化观念出发,详细梳理了“慰安妇”制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通过大量历史案例、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亲历者口述,还原“慰安妇”制度的真实面貌,揭示慰安所作为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的核心载体,其内部运作的制度化和系统性,并通过聚焦受害者的诉讼之路、日本政府及民间的态度,以及国际社会对此问题的反应,展现了战后各界对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持续关注与斗争。

采访尾声,曹婷婷聊到书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我们记住历史,不是为了传递仇恨;认识黑暗,是为了不再反复地踏进黑暗,是为了能穿过黑暗,追求光明。”

以书香为载体,红色精神也借多元表现形式触达更广阔的人群。

来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目光会不自觉被一抹中国红吸引,在展区抗战主题展示墙上,能看到《红灯记》《白求恩》《赵一曼》等耳熟能详的抗战经典。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展位。

“视觉呈现、图像回忆是美术出版社的特色,书展上的海量图书让读者目不暇接,我们也想通过空间的留白,给读者提供一片精神的自留地。”总编辑邱孟瑜介绍,书展上设置沉浸式展示墙和供读者落座、静静阅读的板条凳,主要是为了唤醒读者的历史记忆,同时对一些新创连环画进行展示,“新创连环画主要和上海作协合作,对新时代优秀纪实文学和虚构文学进行再创作,比如《不屈的手指》改编自简平先生耗费十年光景构思的《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白纸红字》原著作者为程小莹,讲述了鲁迅与柔石的故事;《起来!诞生记》也是新创连环画,即将与大家见面。”

《铁道游击队》《红日》等作品已经多次补货,“这些连环画都是小开本,携带便捷且便宜。22块全5册,现在打对折,还不到一杯奶茶钱,就可以给孩子带去阅读启蒙,供孩子们穿越一下,回到父辈儿时的童年记忆。”邱孟瑜说。

在《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环画典藏》新书上海首发式,也能看到红色文化和前沿技术结合的新趋势。记者获悉,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将以该书为创作基础,推出同名文化数字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每份数字资产做唯一标识和永久存证,联动实体典藏与数字权益,让历史记忆可感可触。

这一文化数字资产的推出,既是对历史的深情致敬,也是对文化数字化路径的深耕拓展,在先进科技与红色文化双向奔赴,让深邃厚重的历史“活”起来,推动红色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南国书香,不忘硝烟中的铁血丰碑

8月15日,也是2025南国书香节正式启幕的日子。“烽烟铸就民族魂”——《铁血丰碑:华南抗战专题研究丛书》新书发布暨高端对话,为广东馆的书香节活动拉开了序幕。

华南地区抗战历史艰苦卓绝、波澜壮阔,华南抗日游击队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组织的四支抗日主力军之一。

这部书通过军事史、政治史、社会史、外交史、文化史的多棱镜透视,系统再现华南抗战的全息图景。丛书主要内容涉及战时华南的中共党组织、抗日游击队、敌后战场以及战时华南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数十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华南抗战的重要战略地位。

丛书由数十位学者历经10年精心钻研而成,通过深挖未刊档案、细梳地方文献,从多个维度阐释了华南战场在中国抗战全局中的战略支点作用,以及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独特贡献。

“这部全面阐述华南抗战的书籍的出版,对于我们了解整个敌后抗战的情况是很有意义的,补齐了我们过去研究中的一个缺口。”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蒋建农指出,“对广东的读者来说,身边的人、事、英雄,更能够打动千千万万的读者。”

本届书香节中,还将举办多场抗战主题活动。

8月17日,曾向中国捐赠二战相册的美国青年作家埃文·凯尔将携新书《敢为》,举办读者见面会。书中,埃文通过五个章节记录了包括二战相册、捐出日军罪证之后、中国纪行、南京大屠杀、731、央视蛇年春晚等等内容,揭开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埃文首次真实、直接地面对那段至暗时刻,向世人传达捍卫真相的决心以及对和平的美好期待,“我深知这段历史真相对中国人至关重要。这段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历史,本就应重归与它血脉相连的土地,这本二战相册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8月18日,继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电影《东极岛》之后,读者还能在书页中详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香港里斯本丸协会秘书长沈健将与《里斯本丸沉没》中文繁体版新书译者王升远、杨惠迪、出版方香港中华书局总经理周建华,共同探讨二战期间的国际共同抗战历史,并举行新书发布会。

展会之中,随处可见抗战主题图书的展示专台。在广东馆内,还重点展示了《抗战四部曲》《铁血丰碑》《粤港澳敌后抗战回忆录》《抵抗日》《东江纵队》《特殊使命》等多部广东出版抗战主题图书,让爱国记忆代代相传。

本届书香节主题馆、羊城书展展厅等区域同样特别展出了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优秀出版物,如《南京大屠杀》《魏特琳日记》《国殇》《1944:龙陵会战》《血色长空:空军抗战与抗日胜利纪实》等。

在粤侨文化馆,除了“侨批中的家国情怀: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等主题沙龙、讲座活动,还集中展示了潮汕、江门五邑、梅州地区抗日战争时期的侨批及广东省内出版单位华侨华人研究方面的精品出版物,系统呈现出粤侨文化的历史底蕴、创新活力与传承价值。

发布于:浙江省